学术经历
1982-1986年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86-1989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学习, 进行T42模式的研究及数值试验, 取得硕士学位
1989-1991年 国家气象局办公室工作
1991-1993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 参加国家气象局“八五”攻关课题“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
法研究”等研究项目, 部分结果成文发表
1993-1995年 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 越冬考察、工作, 进行常规气象观测及大气臭氧总量的观测研究, 部分观测、分析结果成文发表
1995-今 国家气候中心工作
1997-2000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攻读在职博士, 博士论文题目:“人类活动对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检测研究”
1998-今: 国家气候中心,近年主要工作方向为使用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RegCM),进行中国等地区气候变化和模拟研究
研究方向
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以区域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变化为主。在国内首先使用RegCM2区域气候模式进行了中国地区的长期积分,结果表明,区域模式能够更好地模拟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别是对降水的模拟有了很大改进。进一步研究指出,这种改进的原因在于区域气候模式的高分辨率。所进行的温室效应对中国地区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取得许多有意义的成果,结果在国内多个行业、领域得到了应用,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其关于区域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变化的代表性论文Climate change due to greenhouse effects in China as simulated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Adv. Atmos. Sci., 2001, 18, 1224-1230) 据CSCD于2006年秋季统计,在Adv. Atmos. Sci.期刊最近10年最有影响力的论文中,排名第12;此论文据ISI统计,被SCI期刊引用次数为26 (2008年6月)。另一篇代表性论文Changes of extreme events in regional climate simulations over East Asia (Adv. Atmos. Sci., 2002, 19, 927-942)引用率为16。引用主要以他引为主,标志着此研究工作被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