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先导专项:“泛第三季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专项

CN|EN

leaf-spring-leaves-tree-5757.jpg

首页 > 新闻动态

2020年-子题课2 东南亚国家实地考察与国际合作

发布时间:2020-02-27

1. 野外调查

image.png

202014-119日,在南方科技大学研究骨干郑焰教授的带领下,与柬埔寨国际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合作,完成研究区柬埔寨第二次大规模野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采样工作。参与人员包括来自合作方哥伦比亚大学的Ben Bostick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和本科生以及柬埔寨国际大学理工学院的学生。2020216-225日,郑焰教授前往越南,完成了越南研究区的初步调研。

image.png


本次柬埔寨野外调查采样工作,在2019年第一次野外调查获得的原有数据基础上调查了4个米砷暴露程度不同的区域,采集了其中100户家庭(图1)的饮用水、稻田土壤与稻米样品,并对其家庭基本信息、经济状况、用水来源、稻米种植等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image.png

具体来说,本次研究完成100户家庭(图1)饮用水(N=128),种植的水稻种子(N=104),水稻稻田土壤(N=200)的收集这些样品将会由南方科技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分工合作分析元素含量等信息,共享研究数据。此次问卷调查共采集有效问卷100份,获取了采集对象的基本信息、经济状况、健康习惯、用水习惯、稻米种植和饮食习惯等信息。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个人健康习惯问题,为之后的人体样品采集提供信息基础。调查结果显示,99%的灌溉水源是雨水。所有居民都食用自家稻田种植的稻米,其中82%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食用除自家种植的稻米以外的米源。考虑到调查对象的日均大米食用量为1.6Kg,且前期检测米砷浓度为50378ug/Kg,估计该区域人均米砷暴露量可达80604.8ug每天。是横断面研究不同米砷暴露情况的理想研究区域。


2. 国际合作

在柬埔寨期间,项目骨干与柬埔寨国际大学进一步加深合作,拟引进五位分别在环境分析、健康暴露评估、微生物等方向各有所长的柬方专家,申请国家一带一路外专项目,访问南方科技大学开展交流和工作。其中,柬方Kongkea Phan教授(柬埔寨国际大学理工学院院长)是柬埔寨砷暴露问题的专家,发表了一系列代表性论文,为柬方团队带头人。引进柬方专家有助于双方合作解决水稻砷问题、提高水稻产量。同时,柬方专家将寻求机会与中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建立更广泛的联络,以期在作在柬埔寨水稻质量例如富砷、缺锌等问题继续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在越南期间,项目骨干应邀访问了越南农业部土壤与肥料研究所、越南国立大学,做了题为“水-土壤-稻米-人体系砷研究”的学术报告,讨论了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加深合作的机制。

image.png

   本次柬埔寨之行也推动了学校国际教育发展。采样工作由项目骨干课题组中两位博士生、一位本科生、一名柬埔寨在南科大的留学生卓江文懿、以及四位柬埔寨国际大学本科生合作完成,一方面为南科大本科生提供了国外科研实习的机会,重点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野外实践能力,有力体现了南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的实践特点;另一方面促进了双方学校本科生教育的战略合作,同时计划招收柬方学生前往南科大参与科研实习,推动学校实现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在柬埔寨期间,项目骨干与柬埔寨国际大学进一步加深合作,拟引进五位分别在环境分析、健康暴露评估、微生物等方向各有所长的柬方专家,申请国家一带一路外专项目,访问南方科技大学开展交流和工作。其中,柬方Kongkea Phan教授(柬埔寨国际大学理工学院院长)是柬埔寨砷暴露问题的专家,发表了一系列代表性论文,为柬方团队带头人。引进柬方专家有助于双方合作解决水稻砷问题、提高水稻产量。同时,柬方专家将寻求机会与中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建立更广泛的联络,以期在作在柬埔寨水稻质量例如富砷、缺锌等问题继续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






参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