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先导专项:“泛第三季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专项

CN|EN

pexels-photo-1660996.jpeg

首页 > 项目简介 > 预期成果

项目简介

1. 预期成果

本课题预期成果包括科学研究、能力建设两部分,具体的成果如下:

(1)发展完善区域同化和气候降尺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提供1套可公开获取的、泛第三极地区空间分辨率为9 km以及东南亚地区空间分辨率为3 km的气候因子(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雨等)数据集;

(2)提供泛第三极地区空间分辨率为25 km的气候变化情景;

(3)构建自然—人文耦合系统下水资源评价模拟方法和模型软件;

(4)揭示东南亚国家水资源时空格局、演变趋势及自然人文驱动机制,预估未来情景水资源变化态势及其不确定性;

(5)揭示东南亚国家水资源利用的时空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6)发表SCI论文25-30篇,力争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引领水资源研究学术方向;

(7)凝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跨学科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博士后4-8名,硕博研究生8-10名;

(8)提交《东南亚水资源与生态影响评估》报告。

2. 重大贡献

      生成第三极和东南亚国家的高时空分辨率气象要素数据库,阐明第泛三极和东南亚国家内部气候变化规律,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从而为泛第三极和东南亚国家的水资源的时空演变和驱动机理研究提供支持。

      产生东南亚国家及湄公河流域高时空分辨率水资源及其利用基础数据库及相关模型软件,能够为东南亚地区水资源研究提供基础支撑;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水资源在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的演变规律,区分水资源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贡献;水资源利用的生态效应以及未来水资源演变预估能够为东南亚地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保障“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参与单位